發布時間:2019-05-06 作者:admin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新時代指引中國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主題與旋律。那么我們湖南地勘人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試著從公司60多年的成長歷程、漫漫功勛之路里去尋找內心的答案……
時光回溯到1952年,國家經濟發展需大量鐵礦資源,一支專業找鐵礦隊伍在江西省永新縣應運而生,取名為永新鐵礦勘探隊,這就是公司的前身。隨著社會發展變遷,為滿足國家對能源及燃料的需求,公司的找礦的工作重心在不斷轉變和拓展,從單一的找鐵礦轉為煤礦資源的普查勘探,后轉為以磷、硫為主的非金屬及多金屬礦的普查勘探,之后又調整為以黃金及多金屬礦的普查勘探。盡管工作重心在不斷轉變,但老一輩地質人的初心和使命沒有變,他們在隨后的時光里,為單位創造了諸多榮譽:地礦部“找礦有重大貢獻單位”“技術革新優勝單位”“找礦集體一等功”,省“黃金地質工先進集體”,還獲得了全國為數不多的“地礦部功勛地勘單位”的光榮稱號。
可以說公司的成長史就是共和國地勘事業發展史的縮影,國家建設需要什么礦,我們就找什么礦。至此,我才明白身為地勘人的初心其實既簡單又樸素,它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急國家之所急,解國家之所困,為國家建設尋找富饒的寶藏。
新時代,新氣象。當我們新時代地勘人接過老一輩地質人手中的接力棒時,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又賦予了什么樣的新時代內涵呢?
在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嚴峻環境下,公司的工作也適時進行著調整,從地質找礦拓展到各種新能源領域。國土資源部對口扶貧的新田縣,屬典型的巖溶石山地區,工程性缺水嚴重。2002年,公司作為國土資源部和省國土資源廳對口扶貧找水技術支撐單位,第一時間扎根在新田,而這一扎就是15年。最初的6年時間,他們走遍了新田200多個村,上千次打井勘探,都沒激起一朵水花,結果不盡人意,但地勘人并沒有放棄;第7年,他們終于在“千年干旱死角”打出了清泉,村民們眼含淚花奔走相告;第11年,他們解決了新田縣近12萬人的飲水困難和部分農田灌溉用水問題;第13年,他們新發現了含鍶和碘的優質復合型礦泉水,并促使新田縣走上了“打硒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養生之地”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這一突破性的進展曾在央視《朝聞天下》“在基層”欄目的專題報道。正是繼承了老一輩地質人那股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心里裝著一個莊嚴的“水”字,裝著一個神圣的“民”字,一場找水打井、抗旱扶貧的持久戰最終憑借著地質人的初心和使命不負國家和人民的囑托,無愧新田群眾給予的稱號——“人民找水隊”!
2012年國家提出大力推進地溫能新型能源的勘探和普查時,公司著眼于國家綠色發展理念,以及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公司主動出擊,向新能源開發利用與推廣、地質災害治理與防治、綠色礦山與修復及山水林田湖草恢復與治理等多個新型領域延伸。查明了全省14個重要城市淺層地溫能潛力,完成了湖南省首個干熱巖資源研究項目,開展了湖南干熱巖重點靶區熱結構研究與資源潛力評價及首個干熱巖鉆探項目工作,完成的福建省東山縣隱伏地熱鉆探施工,發現地下熱水水源地多處,在地熱領域,公司早已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還承接了江西贛州市全南縣北線片區廢棄稀土礦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勘查與設計,這是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中標湘西花垣鉛鋅礦采空區重大隱患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這是公司在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生態工程修復領域的重大突破。不僅如此,公司還清醒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業務領域也朝著這個方向不斷擴大深化,希望通過我們地勘人的技術和力量助力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就在今年5月份,公司與西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多個受損的礦山提供修復的技術支持。
對于一個從小就在公司大院長大的我,現在已是第三代地勘人。從發展歷程中、父輩經歷中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地勘人現在所肩負的新的使命,那就是建設美麗中國,努力推動地勘單位轉型發展再上新臺階。愿我們共筑地勘夢,同圓中國夢。(文/李鈺杰 ,此文獲建局6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征文活動三等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