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03 來源:“湖南地質”微信公眾平臺 作者:admin
視頻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eDiMQyHu5B8vrgmS3CkVdg
12月1日,全省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推進會在長沙舉行。會上,省地質院與省文旅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省文旅廳向省地質院遞交旅游資源普查任務書。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省地質院黨委書記談文勝見證簽約并講話。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歐陽斌,省地質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擁軍作為廳、院代表簽約。
全省旅游資源普查涵蓋地文、水域、生物、天象氣候、建筑與設施、歷史遺跡、旅游購品、人文活動及紅色旅游等九大類資源,由省文旅廳主導,省地質院協同,省地調所擔任技術總包單位,預計于2025年9月底完成普查。根據協議,省地質院將充分發揮在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為規劃編制、資源管理、宣傳推廣等提供科學依據。雙方將在技術服務、旅游資源普查,重要景觀地科學研究、多元化文化旅游產品開發、鄉村旅游與特色農產品開發、景觀品牌升級與旅游科普活動,以及旅游環線與景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立等多個方面展開合作。
談文勝指出,地質和文旅有著天然聯系,地質景觀和地質遺跡是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要素是文旅產業發展的“本底”。省地質院立足職能定位和特色優勢,在發掘優質旅游資源、打造世界和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地質文化村(鎮)、旅游景區地災預警排查等方面做了一大批基礎性服務性工作,探索出了一條應用“地質+”模式助力“文旅富民”的道路,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地質之為、地質所能。雙方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文化旅游發展與地質技術支撐“雙向奔赴”,既是雙方面向未來的“再出發”,更是志同道合的“再聯手”。就深化雙方的戰略合作,他提出三點期盼:一要同向發力塑品牌。省文旅廳與省地質院將雙方優勢有機結合,圍繞合作內容,采取務實有效措施,轉化資源為文旅魅力,打造知名湖南文旅品牌。二要深度融合拓空間。要以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為核心,深化雙方在多領域的合作,創新合作模式與舉措,推動合作邁上新臺階。三要科技創新建高地。融合地質與地理信息數據,利用“地質云”和“實景三維”,賦能湖南文旅,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開發湖湘特色文旅新模式。
李愛武表示,旅游資源普查是事關文旅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長遠性工作。要加強與省地質院、技術總包單位以及業內專家等主體的配合銜接,發揮技術、人才、經驗、設備等各方面要素的積極作用,有力有序推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她強調,要立足湖南文旅實際,以開闊的視野、系統的思維、務實的舉措推動旅游資源普查走深走實。突出工作重點,對照工作標準,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標桿,高質量做好旅游資源普查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建立一套旅游資源普查標準體系、打造一個旅游資源普查數據庫及管理平臺、編輯一套旅游資源系列叢書、推出一份湖南省特品級旅游資源名錄、篩選一批資源普查重大成果轉化利用典型案例的普查目標。各級文旅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要素保障,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做好宣傳動員,凝聚最廣泛的工作合力,以拼的思想意識、搶的精神狀態、實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為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貢獻更大力量。省文旅廳資開處負責同志介紹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相關情況,技術總包單位代表省地調所黨委書記曾風山介紹了地調所的基本情況和技術優勢,專家代表、市州文旅局代表、媒體代表相繼作表態發言。隨后,專家們圍繞湖南省旅游資源普查的調查方法、審核要求、標準解讀、試點市州經驗分享、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解讀及湖湘資源新發現宣傳及創新性轉化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培訓。
省文旅廳、省地質院相關處室、單位負責人,省旅游資源普查專家委員會部分專家,全省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市州文旅部門分管領導、科室人員參加會議及培訓活動。(文字:李想、麻婧、劉婧 圖片:蘇媛、陳友峰、李想 視頻:劉婧、陳友峰、苑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