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1-27 來源:湖南省地質院 作者:admin
祥龍辭歲,福蛇迎春。在乙巳蛇年即將來臨之際,所黨委、行政、工會謹向你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省地災所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美好的祝愿!
2024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地質院“一體兩翼三支撐”發展戰略,緊緊圍繞院“八大攻堅”“七個著力”任務部署和全所中心任務,以擔當鑄就輝煌,用實干書寫華章,各項事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這一年,我們的社會行業影響力進一步彰顯。聚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扎實推進“基層組織提質年”活動,以“三個地災所”黨建品牌為抓手,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系統先進集體”示范帶動作用,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榮獲全國2024年度地質調查工作成效顯著單位、全省地質災害調查員職業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萬古礦區金礦找礦研究榮獲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鄭鵬飛等一大批青年榮獲湖湘工匠、省“創新達人”、省青年地質科技獎。
這一年,我們地質找礦排頭兵地位進一步彰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豐碩成果,萬古礦區新提交金資源量37噸,萬古金礦田礦床規模達到超大型,在全國影響深遠;平江永享礦區、桂陽輝山坪礦區鈮鉭鋰找礦提交氧化鋰8萬噸、高嶺土礦1000萬噸;助推平江仁里鈮鉭鋰礦、大塘沖金礦探礦權,汨羅梅樹灣等5個建筑用砂礦采礦權成功出讓,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這一年,我們助力綠色發展的地質智慧進一步彰顯。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助力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成功申報,為我省爭取中央財政資金3億元,打造了全國大江大河礦山源頭治理的湖南樣板模式;助力湖南南嶺山地—湘江上游國土綠化示范項目成功申報,爭取中央資金10億元,筑牢區域生態安全屏障;積極開放合作,“地質+”深度融入農、林、采礦、環保、交通、水利、建筑等行業,大地質技術服務有效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這一年,我們支撐地災防治的硬核實力進一步彰顯。以“為政府解憂、為百姓護航”為己任,全力支撐省內5個市本級1個新區35個縣市區的地災防治技術工作,完成實地排查和應急調查2350余處、應急處置380余處,協助轉移1800余人,避免財產損失近5億元。24個成功避險案例入選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尤其在岳陽平江特大降雨區等地災應急處置工作中,我們的高精技術、高效響應、高質處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
這一年,我們科技創新的內驅效應進一步彰顯。深化“科技強所”理念,成功立項各級科研項目38項,立項數量創歷史新高。科研發表高水平論文31篇,出版專著4部,參編2項標準規范,獲得了18項專利和26項軟件著作權,榮獲17項科技成果獎項,科技成果產出為歷年來之最。12人次獲省部級等各類科技人才獎項,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這一年,我們深化改革的工作成效進一步彰顯。積極落實湖南地質改革2.0版工作措施,優化內設機構7個,進一步完善業務體系,強化基礎管理,提升質量效益,全面推進事企分體運行,管理效能顯著提升。積極盤活“三資”,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為地災所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這一年,我們增進民生福祉的質感進一步彰顯。著力提升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落實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著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持續改善職工工作和生活條件,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全國文明單位創建成效顯著。全體職工共享發展成果,以隊伍的融心融合推動事業的發展壯大。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地災所邁向新征程、開創新局面的重要一年。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圍繞省委、省政府和省地質院的中心工作,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攜手共進,共同書寫地災所更加輝煌的篇章!
衷心祝愿大家蛇年新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勝意!
中共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委員會
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
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工會委員會
2025年1月27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