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學拉手風琴是一件愉快歡樂事,給人力量,給人信心。
學手風琴,認識簡譜,認識五線譜,掌握和聲學初步,左手120 個貝司,密密麻麻,只能象瞎子摸象,先摸出C調音階,和弦,向上移一排,變成G 調音階,和弦,向下移一排,變成F 調音階,和弦,純五高關系就象高音譜表,一個#號,G調,二個#號D 調,三個# 號A調,左右手配合要默契,先左右手分開練習,然后再合起來練習。
我的手風琴最鼎盛時期是80年代,參加四O二隊文藝晚會,手風琴獨奏曲《牧民歌唱毛主席》獲器樂組一等獎,《快樂女戰士》,《咱們領袖毛澤東》、《北京喜訊傳邊寨》受觀眾歡迎。
學拉手風琴,走上熱愛音樂道路,我要感謝三位老師,第一位是劉叔平老師,第二位是黃振恒老師,第三位是我的老爸,老爸說,練手風琴首先要練基本功,要照書去練,張自強就是啟蒙老師,劉叔平老師舉辦音樂小組,校小樂隊只有七八個人,我能選上,很幸運。
手風琴在當時只有單位,公家才能買得起,讀書時候,我每星期天到黃振恒老師家去練琴,他的熱情好客,循循善誘,讓我四十多年久久不能忘懷。
學拉手風琴,走上熱愛音樂道路,跟蘇聯歌曲有關,蘇聯歌舞團手風琴是主要樂器。
《咯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莓花開》《共青團員之歌曲》《海港之夜》的手風琴伴奏,俄羅斯韻味十足,悠揚的連音,歡迎、活潑的跳音,華麗的裝飾音,手風琴音色獨具勉力。
金屬的穿透力,簧純的共鳴,左手的貝司,像一支小樂隊,所以手風琴被稱為文藝輕騎兵。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群眾歌詠大會,全是手風琴伴奏,學手風琴是一種潮流,一種時尚。
手風琴,我的好朋友,愿你永遠陪伴我。
(作者:古棱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