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今年是集團公司“瀘溪助孤助學”活動的第7個年頭了,為了圓孩子們的一個讀書夢,7年來,我們的愛心從未間斷。
作為今年剛加入公司的一份子,我有幸在12月16日,一個寒冷冬日的清晨,和團委一起驅車5個多小時,參與了人生中第一次愛心助學活動,在歡笑和淚水中,與一群可愛的孩子們渡過難忘的一天。
今年我們“一對一”一共捐助了60個家庭困難的孩子,散捐數額更是達到6320元之多。
在瀘溪五中,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這群稚嫩和純樸的孩子們,他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們很開心,有些女孩子甚至激動的抱著我們哭了起來。
在眾多的孩子中,迎面走過來一個清秀的小女孩,她走到我們一個同事跟前,雙手把親手畫好的畫交到她手中,并說道:“這是我畫的,送給你!”。
一對一走訪時得知她叫向麗華,從小因高燒導致智能不足,現和母親居住在廉租房中。
語言表達雖不完整,但看得出是個積極活潑的孩子,殘忍的過往并沒有在她心里留下過多的痕跡,她的臉上表現出來更多的是感恩與歡喜。
在他們的擁抱中,我看見了冬日的陽光,心中莫名涌動起一股暖流。
感恩遇見,感恩所有的善意與溫暖。
在接下來的走訪中,我們跟著一位學校老師來到了張仁喜的家中,他是我們其中一個同事“一對一”捐助中的孩子,黝黑的皮膚,加上他的沉默寡言讓這個孩子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張仁喜的家離學校的路程并不遠,我們決定讓他帶路,去他家看看情況。
他告訴我們他的家就在前面不遠的菜市場后面。
一路上,他幾乎一言不發,低著頭走的很快,我們簡單的了解了他家的情況。
快到他家的時候他幾乎是跑著上樓的,我們從熱鬧的街區穿過,看到了一棟年代久遠的房子隱蔽的坐落在菜市場后面,特別陳舊。
我們爬上樓,走道很窄,甚至不能并排走兩人,我們剛到,還沒走到家門口張仁喜的媽媽就迎出來了,歲月的無情讓這位母親顯得格外憔悴,臉上布滿很深的皺紋,看到我們的到來,她說話有點哽咽,像是有很多話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于是,她緊緊握著捐助者彭姨的手,連說了好幾聲謝謝。
彭姨把她從家里帶來的毛毯和給小仁喜的衣服交到他媽媽手中,這時,張仁喜也將剛剛彭姨給他“一對一”捐助的錢交到了他媽媽手中,張仁喜媽媽雙手緊握住的信封,幾度哽咽,彭姨囑咐張仁喜的媽媽:“好好照顧孩子,一定要讓他完成學業,”仁喜媽媽眼里含著淚水連連點頭。
我在外面,看著這個兩層的破敗小樓房和這個10平米都不到的房間里僅僅的擺放著一臺早二十年前才能見到的陳舊電視機,家具就只有一張床和一張破舊的小飯桌,飯桌上就是大蘿卜和大白菜梆子,見不到一丁點葷腥。
想象著他們平日的生活,內心一陣酸楚。
一位同行的老師告訴我:這個孩子的父親在他七歲的時候得病去世了,家里的房子還是上一輩的老人們留下來的,張仁喜現在唯一的親人就是已經52歲的母親,母親靠著平日撿垃圾養活著他。
離開的時候,我抬頭仰望著藍天,呼吸著外面的新鮮空氣,心里的壓抑才得以釋放。
離開張仁喜家,我們返回了瀘溪五中,因為下午兩點他還有課,我們讓他先回了教室上課,陽光下,那個奔跑的少年的背影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越來越明白我們堅持7年的原因,我們可以再用多一點的愛和關懷讓他今后的每一個冬天不再孤獨寒冷,希望他可以以樂觀向上心克服困難,勤于學習。
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我們把從長沙帶去的圍巾手套發給了他們,也將“一對一”的捐款分發到了他們每一個人的手中,每年的助孤助學活動不僅是從物質上幫助了這些生活困難的孩子們,更是為他們帶去了來自公司的精神關懷,給予他們追夢圓夢,改變命運的勇氣。
從他們堅定的眼神里,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愛,讓我們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別人;愛,不分大小,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愛的故事我們會一直續寫,期待著明年的瀘溪之行,我們會將更多的愛心匯聚成溫情讓更多無助的孩子奮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胡洋)
|
瀘溪五中-向滿芳同學感動落淚 |
![]() |
貧困學生家庭走訪 |
![]() |
貧困學生家庭走訪 |
|
貧困學生家長感謝資助者 |
![]() |
學生給資助者贈送禮物 |
|
資助者給學生發資助款 |
![]() |
資助者與學生們交流現場 |